幻愛.後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你到底看了多少次?為何你們問到那麼細緻?」


這是周導你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幻愛》影後分享會時,連續兩位觀眾問戲中細節後,好奇的反問話。


當在你問第一道題同時,隨即也哄堂大笑。 XDDDDDD


在第2位向你發問的男觀眾講出「10次」這個答案後,你隨即嘖嘖稱奇表示「那麼要出來聊一聊。」(當然,笑聲隨即絡繹不絕的響起 XPPPPP)


「有多少人不是第1次看?」你隨即把問題推給全部觀眾。


結果,一半或以上的觀眾,都「洗乜怕羞」地「舉高隻手」(當然也包括我)(~ ̄³ ̄)~


「通常Art Center都有一些看過有多次的人,因為可以與導演對話。」你說。


然後,眾人都止住笑聲,以及專心聆聽你對男觀眾的回答內容。


「我希望,這套電影,是引發大家問自己問題、給大家去思考、感受的」


「感受又得,分享又可以,大家來講一下吧」


「你覺得呢?我好想聽」


「你先回答我,你為何會看那麼多次?」


這些,都是你在席間,跟我們說的。


相對你自己的看法,你更想知道的是—我們觀眾自己的看法。


其實,早在你問第一道題時,我早就想告訴你,我來之前,已經看過14次了。


而且,也想詳述原由予你,但礙於人多不方便,以及故事很長(可以講上一天以上),所以未有把心中所想告之。


現在,我就來回答你的問題吧。



周導,你知道嗎?其實,在2019年尾電影節上映後,得知故事大綱後,我是不會想進戲院看這部電影的。


就算是想支持你,我原想著,買DVD,藏在櫃底就好。(後來才發現,原來買DVD,對票房收入是沒有幫助的>_<)


因為,你的作品=把我中學時期的初戀舊傷口,血淋淋的割開。QAQ


在我中四時,認識了同班同學的他—「4000字」。


而他,應該有著,兩個人格的解離症(因為他從未被醫生診斷,所以看完蘋果日報找出《幻愛》背後的其中一個真實個案後,我才推斷出他最有可能的症到底是甚麼)


「與精神病人談戀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Dr Fung在知道阿樂與葉嵐的關係時對她的勸說話,正正也是我的寫照。


而且,我也曾經,有過抑鬱症(經醫生診斷)(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康復,我也不確定.....)


後來,經醫生診斷,我康復了.......


我康復後,才與他一起的。


最後,因為我處理不到我自己的身心,決定分手.......


最要命的是,我跟他,是同一班,我們還要天天對著.......


而且,我們不是因為第三者,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相處不到,所以「想愛不相愛」


後來,又選擇復合,然後分手.........


就這樣,糾纏了幾年,最終在離開學校後的一年,正式Close File,完結這個關係。


「你有你嘅生活,我繼續我嘅忙碌」俞琤在《天各一方》的這句獨白,真的很應景(不要問我94年出生,為何會知道曾路得俞琤.....(≧▽≦)我還是說明一下吧......因為我父母自細就播舊歌......)


分手後的5年來,我都極力不去想那令我撕裂的傷心回憶......就算跟他,有著斷斷續續的WTS,但只是一句起,兩句止......


因為我知道,即使只是回想起與他的甜蜜回憶這種星星之火,我的情緒也足以燎原,燒光我自己。


但是,《幻愛》打開了這個塵封於我心底的傷痛......


(迷之聲:你可以不看呀......沒人逼你的!!!你自願的!!!)


(回答:不要那麼心急啦,以下就是答案)


2020年7月,在《幻愛》上映之初,本來我都沒有打算去看......


畢竟那時是社運後期,我們被打壓得體無完膚,怎會有心情去看電影?


而且,還是這部電影,可能會讓有過這段剷刻骨銘心初戀的我,身心崩潰。


雖然,這個導演的立場,與我一致,我會支持的,買DVD也就算了吧(那時認為買DVD=有貨金支持)


但在上映初期,某討論區說出:買DVD的話,製作方沒有分紅;而就算製作方要回本,都要有製作費3倍的票房(我那時才知道原來票房是3分的,如果製作方要回本,至少要有3倍的票房先得,因為他們只收票價的)


再加上阿謙的一段心底話



以及對於周導你的敬意(你的《十年》,讓我看到了我的未來,是你跟其餘5位導演跟我說,為時未晚的。)


一個之前,為我拍出我們的未來,並且只是為了我們,這些微不足道的年輕Nobody,不肯妥協而被人封殺至今的導演,我是否連一個午飯錢都要慳呢?


對於我,只是午飯錢;對於你們,那是救命錢。


為何我不對一個為我這個Nobody而犧牲的人付出我能力上做到的?


所以,就毅然決定應阿姨的約(雖然最後她移民到加拿大,但她早在2019年前,就已經在支持港產電影)去看,自己掏錢出來支持。


而在與她看之前的那個星期的其中一天,晚上剛好有空(因為之後那一天是Home Office,時間就可以鬆到可以看一場戲再回家,反正之後那天又不用回辦公室(~ ̄³ ̄)~),可以先看一次打底(看一下那個位置會比較沉重,起碼有心理準備)


入場前,更加在心中暗暗要求自己,不要投入太多情緒,看完出來,寫幾句,Post上網叫多一點的人去看就好。(儘管,我這個Nobody的號召力只是星星之火.....)


但就正因為我這個決定,就把自己的心田給燎原了。


第一次看完後,我整個人都哭得撕心裂肺,回到家直到凌晨3點,也久久不能平息。


那種痛,是哭得火燒心的那一種痛。


那種痛,不是頭痛、肚痛,而且由心痛至左胸,再蔓延至全身。


我更差點因為這種切膚之痛而不能離開戲院。


因為我太需要渠道去抒發,所以就把看完後的感覺,連同自己的回憶,寫在一個不太多人的Facebook Group。


當時,我認為,凌晨3點,那麼晚+應該沒有人會看千字文,Feedback應該不多.......


怎料,起碼有5個人把文看完然後再給Comment?!!


大家,都願意相信我所講的,是真的。


當下,其實讓人非常感動,畢竟我的經歷,講出來,肯定會讓人說出「0分重作」之類的話。


之後,因為與阿姨約好了,以及認為自己有過一次的底,完場後不會哭到如失去整個世界那樣,所以就「心口一個勇字」的衝進去看。(這裡立Flag)(ᗒᗩᗕ)


結果,又是哭到心痛......ಥ‿ಥ


但是,由於我在這次哭到心痛的同時,也留意到很多Detail位,也在那個Facebook Group中寫了出來,更被Group主Share在他的Page,我深受感動。


原來,在這個不喜歡看長文的香港,一個速食的年代,寫出來的千字文,還是會有人看的、有人欣賞的。


力求完美的我(應該是幾乎是有強迫症的我),就想把電影中的所有細節看出,Take Notes並且寫出(寫的過程中,有人告訴我,我才知道現在做的事情,原來是接近電影剖析。)(其實這個應該買DVD後做的事情,但因為我太心急想發掘了,所以就想著到電影院多看幾次。)


看的首5次,我都把看的心情記錄下來(第1-5次的感覺請到這裡),後來得知戲院因為疫情而要關第2次,而且可能要1-2個月後才重開,重開時更對撼韓國大片《屍殺半島》以及荷里活大片《天能》,令到票房飆升至800萬的《幻愛》票房就此止步。


基於那時對於社運的無力感(那局面是:我只可以看著情況惡化,看著無數人被打至半死,我能力不足到,一些「發夢」活動時,只可以在手機熒幕前關注,只靠我一人之力,我無能為力),那麼,不如就做一點可以憑藉一人之力就可以做到的事。


所以,在戲院關閉、沒有甚麼人寫影評期間,我獨挑大樑,寫下十篇以上的《幻愛》深度觀後感/電剖析,並投稿到一個多人的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以保持《幻愛》的熱度&告訴製作團隊,即使在戲院關門的日子裡,仍然有星火的。


是的,你可能覺得我很自大,以及千字文沒有甚麼人會看,但那麼微小的我,都希望盡我所能,結合自己的經歷/經驗,把我解讀到的,盡量同大家分享。


這個導演,今時今日,因為敢言而碰壁,甚至影響他的生計,都想把很敏感的題材,帶給觀眾。


這份勇敢,我自問都不能做到,惟有藉著解讀他的電影,冀望盡我這個星星之火,以影響更多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入場觀看,以達至燎原之效,以票房增加投資者的信心,拍出更多真正為香港人拍攝的電影。


(結果,真的熱度能保持,我想我出的那一點力,應該有效吧?)<( ̄︶ ̄)>


而前男友會以「4000字」作為他的名字,是因為—我寫了一篇4000字的文,去引證《幻愛》裡阿謙與思韵的演技,如何好到,讓我被記憶吸回5年前(現在應該是7年前),那個痛苦的旋渦之中。


其後,我發現,想講的部分太多,不如索性自己開Page,自己擺出來?


一直以來,其實自己都喜歡對各種事情表達意見(歌影視為主),在這之前,都有試過投稿到一些文學平台,以及寫小說,只不過因為懶,全放進櫃底。 XP


現在,寫《幻愛》電影剖析,寫到索性開Page,也順道把自己之前的「文物」出土。(~ ̄³ ̄)~


也不再懶惰,開始為Page寫一下其他文章。


在開Page之後,寫電影剖析的頭幾個月,我曾經強求答應與我看一次《幻愛》的4000字複合,最後被一個如長輩智者的點醒(她說,其實只有你活在與他的過去,他已經往前走了......你與他,已經在兩條平衡線上,短期內,都不會有交匯點了),最後放手了。


(很感謝她,但是我跟那位智者,也已經在兩條平衡線上,短期內,都不會有交匯點了)


(But Anyway,感謝你的付出,我也知道,造成兩條平衡線的原因,我也有責任的)


也因為《幻愛》,我經歷了另一段短暫的霧水情緣(網戀,見了1次後就再沒有聯絡了),在阿姨的梳理下,我決定斬斷那個霧水情緣的情絲。


之後,在這兩年間,忙於上班(今年7月底才決定辭職(ᗒᗩᗕ)),週末有時累到,只想在被窩裡轉,或是選擇先寫了好多非《幻愛》的電影/電視劇觀後感


(因為坦白說,電影院再次重開後,熱度保持了,而且票房是穩步上揚,加上《幻愛》在同年的《金馬獎》拿下了最佳改編劇本,肯定可以再次成為Talk of the Town。


既然目的已經達了,那麼之後,我就不需要再獨挑大樑了吧!!!!


我也可以不需要那麼急著發表我的電影剖析了吧!!!!


我可以先懶懶了吧~~~~~~ಡ ͜ ʖ ಡ(~ ̄³ ̄)~


所以,就先寫其他的創作了~~~~~)


(而且,按照我這種半論文式的寫法,又只是我一個人做,而且又要上班的情況下,


我比較想懶懶~~~~~~ಡ ͜ ʖ ಡ(~ ̄³ ̄)~


所以,我多數都在聖誕、新年、復活節這些Long Vaction來開《幻愛》的爐(≧▽≦))


想不到,因為這樣子拖,拖到2年後的年底,才編撰好,呈現給大家眼前。>_<


周導,這就是我看了17次(只計戲院裡)的原由以及寫電影剖析的過程。


在寫完這個電影剖析後,我的痛楚也減輕了許多,所以,在這裡,我要向你致謝。


周導,謝謝你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仍然不放棄去拍電影(不論是何種電影)(因為你說過,《十年》之後拍攝愛情片,你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而你其實也有不少政治的題材及想法,但真的找不到資金。)(最後,你找到了,而首映更設於康城影展,放映後則一嗚驚人,也於同年獲得金馬獎最佳最佳紀錄片。)


周導,謝謝你能夠代入精神病患者的角度去看,甚至細緻地拍出了「想愛不敢愛」過程中的甜酸苦辣(當然,還有鹹,「其實我有看日本那些,我(你)懂的~~~~」ಡ ͜ ʖ ಡ)


周導,謝謝你沒有為了商業上的考慮而作出遷就,尤其是演員。如果改為一些熟悉的面孔扮演阿樂與欣欣/葉嵐,我的代入感可能減半。

正正是你起用合適的人選,一些對於觀眾來說都是不熟悉的生面孔,我的代入感才會強到,想會心直球的開始嘗試去面對自己的陰暗面。


周導,謝謝你的帶領,讓我在重複觀影的過程中,重新審視那個已結疤的傷口。

一直以來,在分手至到觀影前,我都會去逃避。

「你不想面對,可能那些事正正在影響你。」那是葉嵐在第2次輔導中對阿樂講的。

正是,這個初戀,正正是我最不想面對,以及最影響我的事。

之前,我一直都覺得,對4000字心存愧疚,但自尊心使我不去誠實去面對自己的過錯。

直至到你把我的初戀幾乎90%重現眼前後,我才發現,原來我自己,未能Overcome,未能Let Go,而且,只是活在過去的陰影中。


「原來傷口留下的疤痕,碰到也不痛,才是真正的痊癒。」儘管我現在觸碰時,仍然會痛,但痛楚已由10級,減至3-4級,餘下的,可能會在餘生減輕,但即使減輕了,那種經歷過的痛,也會是我一生一世的瑰寶。


儘管我跟4000字已經是不可能了,但我跟他在一起的一切,都會變成我創作的養分。(後兩句來自於童年看過的台劇《命中注定我愛你》)


「有故事的人,才能創作出璀璨的作品。」(《命中注定我愛你》)


周導,不論是你,還是我,都是有故事的人,希望我們往後的日子,都可以創作出更璀璨的作品。


其次,我要謝謝的是,「志氣個志,志樂個樂」的李志樂—劉俊謙。(其實,屯門牛應該知道,「置樂」是花園,置樂花園XP)


謝謝你,阿謙(你不要介意我這樣叫你,因為可能我已經當了你是隔空的朋友),謝謝你選擇了演繹這個角色。


坦白說,4000字沒有你的帥氣、雞(肌)肉(✷‿✷),但你所飾演的阿樂之心,與他的,有8成,甚至9成,是相似的。


我沒有去你的影後分享的場次,因為我清楚知道,我不是因為想看名人才去的,我更想跟你講的,是我的故事,以及你如何用你的阿樂,減輕我那段初戀的痛楚。


謝謝你,阿謙,謝謝你在試鏡時,沒有故意用力的去「演繹」一個精神病人病發。因為「精神病人」四個字,最重要的是「人」字,你只把阿樂這個有「情愛妄想」的人,當是一個「普通人」去看待,因為你知道,「精神病人」也只想他人對待他/她如常人。


謝謝你,阿謙,謝謝你的努力,用盡全力去做,演活了阿樂這個人物(我為何知道你是盡了全力去演?除了你戲中的表現外,花絮中你對最後一場崩潰戲份的要求比周導更高。這個,就是答案)


再來,我要謝謝的是,一人分飾欣欣/葉嵐的蔡思韵Cecilia


謝謝你,Ceci(我也希望你不要介意我這樣叫你因為可能我已經當了你是隔空的朋友),謝謝你演繹了這個角色


坦白說,我也沒有你那麼漂亮、有氣質,但你所飾演的葉嵐之心,與我的,有8成,甚至9成,是相似的。


你那般用心的演繹,反射出中學時在初戀中的我。


正正因為你的葉嵐,近乎是我回憶中的自己,讓我有勇氣重新再打開埋藏心中那個潘朵拉的盒子。儘管把所有陰暗都釋放出來,但也令我能看到盒底的「希望」。


這個希望,令我的陰暗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淨化。


最後,當然要學Serrini—多謝自己(~ ̄³ ̄)~


多謝我的M屬性,愈傷心就愈要去看,讓我的心結解了不少,也讓我放下了不少


多謝自己的強迫症,令我為了寫下較完整(儘量)的電影剖析(其實我知道世事無完美的......所以其實我也知道我也有不足的,期望大家在過程中指正!),自己強迫自己看完一次又一次的《幻愛》,無意中醫治了自己(儘管,仍然會痛)


多謝自己多麼的懶,仍然堅持去做《幻愛》電影剖析,否則也不會寫到索性開Page,再寫其他的作品。


因為《幻愛》,間接令我開托了一條新的道路。


謝謝,謝謝《幻愛》,也謝謝看我這篇7000字後記的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Twilight314Illusion/posts/651468586763670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