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brating 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斯電影音樂會
自2020年起,我就沒有在香港看過任何演奏會。
直至2023年的2月底,我才重回音樂廳的懷抱。
我終於,可以好像《交響情人夢》裡面的野田妹與Milch一樣,在演奏廳中叫Bravo了~~~~ (~ ̄³ ̄)~
(其實.......我在之前參加過的任何音樂會中,都沒有膽這樣子叫,只是有一次聽到..... ⊙﹏⊙ 但是因為這次是我久違了3年的重臨音樂廳,所以就忍不住的叫了一聲~不過這次,下兩行的一位外籍女觀眾也跟我一起嗌~所以無咁尷尬~~ (≧▽≦))
順帶一提,我會對古典音樂有興趣,全是《交響情人夢》的功勞~~~ <( ̄︶ ̄)>
帥氣的千秋師兄❤❤(雖然現在崩壞成了極道主夫,但是當年可應該是00年代最適合穿恤衫西褲的男人!!!)、污糟又可愛的野田妹(BOO嘰~❤❤)、好色但在面對音樂時相當嚴謹的Milch(Franz von Stresemann)、東洋紅寶石的三木清良等等仍然歷歷在目~~~~
而我第一個聽的音樂會,卻不是香港管弦樂團的《交響.情人夢的音樂世界》(那個我想買飛的時候,已經爆滿了...... (ᗒᗩᗕ)),而是香港小交響樂團的《迪士尼音樂之旅》(先選這個是因為怕一來就是古典樂的話,我會睡著XD)
![]() |
(這個是從別的Blog拉過來的,因為我沒有留下任何照片) |
之後都有聽不同的演奏會,不論是交響樂團、獨奏會、室內樂(由2-9人合奏,每人各演奏一個聲部,通常不含獨奏,沒有指揮),甚至是中樂,我都有聽過,但是因為之前沒有Page,又懶得寫,所以才沒有記錄下來。
不過,一半以上都是聽有指揮的交響樂團音樂會。
而作為我3年來在音樂會上的第一擊,當然是選擇了聽氣勢磅礡的交響樂演奏會。
而且,主題是Celebrating John Williams,由客席指揮Benjamin Northey帶領香港管弦樂團為我帶來這場音樂盛宴。
Benjamin Northey現任基督城交響樂團總指揮及墨爾本交響樂團駐團首席指揮,在場刊裡的介紹中,說到他處理曲目的手法開明多元,這個我認同。
因為,所有他指揮的樂曲,都較為跳脫輕快,而且有時會在樂曲與樂曲之間分享他對樂曲的看法,而講話也風趣幽默,如果他年輕個20年,肯定是《交響情人夢》歐洲特別篇中千秋師兄的競敵「白王子」Jean~~~ ⌓‿⌓
(OT:其實之前聽過的交響樂團演奏中的其他指揮,有些話多,有些則話少,但是大多都不太嚴肅,大多都是幽默的)
(又,幾年前在聽指揮講話時,我只懂20%.....但這次我起碼懂60%!!!真的是因為在日資公司工作的緣故嗎?[不要以為日資公司用的主要是日文,實際上用得最多的是英文])
好吧~說回John Williams~
大家一提到他必定會響起「Da~Da~Da~Da~」的對吧(你肯定知道我在Da甚麼~ ಡ ͜ ʖ ಡ)
其實除了「Da~Da~Da~Da~」,還有「Da~Da~Da~Da~~~~~Da~Da~Da~」以及「Da~Da~Da~Da~Da~~~~~Da~Da~Da」(如果想開估,請往下看~)
不過這次的指揮卻沒有以「Da~Da~Da~Da~」作為開頭,反而是以John Williams在1984年為洛杉磯奧運會所作的《Olympic Fanfare and Theme》為是次音樂會揭開序幕。
這首......我真的沒有印象......畢竟我在10年後才出生,而且真的不知道原來John Williams有創作過非電影配樂的作品......
不過在聽過後,就明白為何奧委會會邀請他主創作主題音樂並擔任音樂總監(音樂總監更是連續了4屆),因為他所寫的《Olympic Fanfare and Theme》很Grand很具氣勢!!!
雖然還沒有聽過,但真的很震撼我。
至於第2首樂曲《Hook:The Flight To Neverland》,真的讓我很Surprise。
因為,我找到了《星球大戰》裡面,Anakin Skywalker(他還有另一個令人更熟悉的名字—Darth Vader 黑武士) 與妻子Padmé Amidala(即是Luke Skywalker與Princess Leia的親生父母)的影子。
在這首曲的0.06-0.10的這些音節,與《星球大戰前傳:複製人侵略》裡面Anakin & Padmé的Love Theme《Across the Stars》(00.13-00.26)是一樣的!!!
//The melody of "Across the Stars" is used as a motif in the track "The Flight to Neverland," which was composed by John Williams for the 1991 film Hook. The dies irae phrase of "Across the Stars" is also played in the track "Back to America" in the 1999 film Angela's Ashes, which was also composed by Williams. The same phrase forms a part of Maurice Jarr's "Lara's Theme," which was made for the 1965 film Doctor Zhivago.//Across the Stars | Wookieepedia | Fandom
儘管我沒有看過《鐵鈎船長》,但是一聽到第2-3個小節時總覺得很耳熟!!!(好在我的聽力與記憶力都沒有退步....... (~ ̄³ ̄)~)
第3首是《Jaws Suite:Out to Sea & The Shark Cage Fugue》
《大白鯊》嗎?雖然明珠台經常重播,但是因為戲種不合我意所以未有觀賞,但是最著名的「登登登登登登登登」都是知道的。ಠ ͜ʖ ಠ
(「登登登登登登登登」)
不過,指揮又怎會令到樂迷失望呢~ (✷‿✷)
他在這曲的音符全落後,拿起咪說起了有關這段《大白鯊》的話,還叫大提琴手連續拉出了這8個「登」,然後說樂手拉完後他有點怕 XP
第4首是《Schindler's List Theme》
與《大白鯊》一樣,《舒特拉的名單》太Serious,不合我看戲的類型,所以Skip,但是其主題音樂,我就沒有聽過,直到2016年容祖兒在《我是歌手》中,翻唱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時,聽到了葉乃堅所吹的雙簧管前奏,才知道的。
(容祖兒當時的表演片段)
這次為觀眾拉奏《Schindler's List Theme》的小提琴的是港樂的首席王敬,我覺得拉得夠幼細,真的很好。
指揮更加講出John Williams在接到要為這部電影配樂時的趣事。
原來在Steven Spielberg請他做配樂時,John Williams回他說「You need a better composer than I am for this film」,但是Steven則對他說了句「I know. But they're all dead!」 (≧▽≦)
之後,就來到我最期待之一的第5首—《Harry Potter & the Philosopher's Stone:Harry’s Wondrpus World》。
「Da~Da~Da~Da~Da~~~~~Da~Da~Da」這個,正是我的童年回憶哈利波特主題音樂的第1個音節
ಡ ͜ ʖ ಡ
在《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上映時,哈利波特10歲,我7歲;在完結篇《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2》上映時,哈利波特17歲,我17歲,每年的暑假,都總會與親朋好友看他與妙麗、榮恩在霍格華茲魔法學校上學時的冒險故事,他們可以說是陪著我成長的朋友。
所以,在音符響起的那一刻,霍格華茲好像也在我眼前出現~
(不過,我還以為指揮在指這首曲時,他會把指揮捧變為魔丈,自己穿巫師袍呢~ ⌓‿⌓)
(唔好笑~外國嘅演奏會真係有出現過咁嘅畫面嘅~~~~ (☆▽☆))
之後的那一首,我爸可能會比較期待(但他沒有來)—那是「Da~Da~Da~Da~~~~~Da~Da~Da~」,《Raiders of the Lost Ark:The Raiders March》。
我聽過不是因為我看過福伯的《奪寶奇兵》,而是因為我爸是Fans。
至於外國的冒險王,他也喜歡,所以Indiana Jones、James Bond(不難理解......男人嘛,誰不想像他一樣,每次的Mission都充滿挑戰性,還身上千萬個艷影ᕙ( ͡° ͜ʖ ͡°)ᕗ)、Luke Skywalker都是他想成為的人~
但我除了《星球大戰》之外,他其餘的飛佛我一般XP
但是,這個肯定是指揮Benjamin Northey的其中一個飛佛—喜愛到在4月中,有一個《奪寶奇兵》音樂會,現場播出電影以及他與港樂Live伴奏,真的是賣飛佛。
他還毫不客氣地在此音樂會中宣傳,很搞笑~~XD
之後,就來到第7首曲目(同時也是惟一一首古典樂名的樂曲)—《Concerto for Tuba and Orchestra: III. Allegro molto》,還請來了特別表演嘉賓Paul Luxenberg(大號手)來吹獨奏部分。
看場刊才知道,原來John Williams在投身荷里活不久,就對資深電影作曲家Bernard Herrmann抱怨過,就他想寫For音樂會的作品。而Bernard Herrmann就反駁說「誰不讓你寫了?」所以,他的音樂會作品也闖出了一片天。
而《Concerto for Tuba and Orchestra: III. Allegro molto》這首樂曲就是所有低音銅管樂手的必備曲目。
可是,我愈聽就覺得.....怎麼好像有一個黑武士的身影在Paul Luxenberg後面? ⊙﹏⊙
這首曲的Melody令我想起《The Imperial March(Darth Vader’s Theme)》⌓‿⌓
而奏完後,指揮還告訴我們一個喜訊—Today is a Big Day of Paul,because he propose to his girlfriend today ~~~ (~ ̄³ ̄)~
接著,我們都拍掌祝賀。
然後,指揮就講了一句調侃話「他是在3點那一場求婚的,可惜不能重播,也沒可能叫他再求一次對吧?他只有一個女友呀~」(≧▽≦)
我:早知就買3點嗰場啦!>_<
之後就來到中場休息前的最後一首樂曲了—《E.T. the Extra—Terrestrial:Adventures on Earth》 。
這個我小時候看過,但是我沒有太大印象,也沒有太大意慾想看。
但,原來這首是指揮的另一個飛佛 ಠ ͜ʖ ಠ(所以,才會那麼長[10分鐘,其餘的除了《Selections from Star Wars》,每首大概是4-5分鐘])
這個我爸很喜歡(他喜歡的是由Christopher Reeve做主角的第三代,因為那是他的回憶)(但是他對其他Marvel / DC的Super hero又只是一般......),我就......一般吧,反而喜歡另一套也是由Christopher Reeve做主角的《時光倒流70年》(明珠台成日播,而且我很喜歡這個俊男美女的穿越時空的生死戀故事~)
而這首曲,反而令我想起台劇《小資女孩向前衝》以及香港電台的節目《瘋Show快活人》。
想起《小資女孩向前衝》,是因為結局時,貪威識食的史特龍經理「升官」至冷凍食品部副總,他穿起保暖衣對著鏡頭說「I will be back」這樣的瞎話時,BGM就是Superman March(I will be back好像是《未來戰士》的對白.....但又配超人的BGM...... XD)
想起由曾志豪、貴花田以及王耀祖主持的香港電台節目《瘋Show快活人》,是因為他們拿過Superman March來做宣傳聲帶XP(這個節目我由細聽到大,由梁思浩、貴花田、及梁繼璋三人組開始聽起,主持換了好幾個,直到曾志豪和貴花田被香港電台無理解僱後,我就再無收聽了)
在Superman飛走後,就走到充滿Dinosaurs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Theme》
這個的在2-3歲時看過第2部,但真的沒有太多印象以及又不太想重看。
所以,沒有太大感覺。
之後的那一首《Memoirs of a Geisha:Sayuri’s Theme》,我更加無感,甚至覺得John Williams為《藝伎回憶錄》所配的音樂,好像不太乎合東方人故事。
我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編曲部分,不但沒有了他自己的個人特色,而且好像失去了東方女子的陰柔(儘管有獨奏部分,以及故事中出現了戰爭這些具跌宕的元素)
我這個東方女子總是覺得,不搭......
最後,就到本晚最後一組曲,也就是戲肉位了—《Selections from Star Wars》。
我在文章開首的「Da~Da~Da~Da~」,就是《Star Wars Main Theme》的頭幾個音~~~ <( ̄︶ ̄)>
他講過,對於當年的小孩來說,佐治.魯卡斯所創造的太空世界=J.K. 羅琳所創造的魔法世界一樣新奇,是一種用嶄新的技術與概念給合而成的電影。
《星球大戰》的太空世界,是超乎當時的人的想像的。
上世紀70年代的世界,沒有電腦,剛剛開始有電視(而且不是每家每戶都有,是奢侈品),《星球大戰》的千歲鷹、原力、外星人Chewie、機械人R2-D2、機械人C-3PO、Jedi武士等等,都是全新、高科技的概念,這速電影的一切,對於60後,是非常獵奇的。
儘管對我這個90後來說,不是太新奇(畢竟我的年代早已有太空流浪的概念),但是在我爸於我面前播放這個而當時我的年紀又不能夠自主的挑電影下,就只能選擇看/不看。
所以,我就選擇了「看」。
看完後,我覺得......雖然新鮮,但是也不是如他當初看時候的心態一樣「未預計這一秒會這麼震撼我」,因為我出生時,社會以及科技都比以前進步,電視台都有講太空科技的事。
而看完9集正傳(我爸近年都不太會入戲院,近年來惟一一套到戲院觀賞的,就是《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但是沒有看《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後,我最深刻的是—
1.Princess Leia在《武士復仇》的這件衣服......非常之AV.......=_="
2.找Natalie Portman來做Princess Leia的媽媽Padmé Amidala實在太好!!!
因為,飾演Princess Leia的Carrie Fisher這麼的美,而且Leia在《武士復仇》中提過她的生母是「非常美麗,善良,但是卻十分哀傷」,如果做Padmé的女演員不夠漂亮的話,肯定會是前傳三部曲的一大敗筆。
3.飾演還沒黑化前的黑武士演員為Hayden Christensen,實在太帥了!!!帥到我覺得,為何要淪為魔道?!!太殘忍了吧...... (╥﹏╥) ಥ‿ಥ QAQ
4.後傳三部曲簡直就是翻炒正傳三部曲,慘不忍睹到我第9集都忍不住不到戲院等串流平台上架才觀看......相異地方可能是因應時代變遷而更改了主要歷險的角色性別.....其餘的,只是換了個名詞,橋一樣...... =_='
5.後傳三部曲的配樂師儘管仍是John Williams,但是新版人物的Theme(Music)不夠突出。可能是我完全看完正傳與前傳三部曲,所以覺得正/前傳中,每個人的主題音樂都非常鮮明,只要一響起就立即知道是誰出場。
但是新版人物的代表曲不夠獨特(情況如《Sailor Moon Crystal》與《Sailor Moon》的配樂之對比一樣)
所以,我對於這次音樂會的壓軸曲《Selections from Star Wars》的選取段充滿疑惑.....
選段包括:
A New Hope:Princess Leia’s Theme(1977)
最不明所以的是《The Last Jedi:The Rebellion is Born》,因為5首當中,不是一聽就知道是Star Wars的配樂(指向性與獨特性都比其的低),我個人覺得感覺一般。
我私心地會想把這首換成《Attack of the Clones:Anakin and Padmé》(絕對不是因為我私心的喜歡這一對.....[才怪] ⌓‿⌓)
其他的為何不用換?
因為如果把《The Last Jedi:The Rebellion is Born》換成《Attack of the Clones:Anakin and Padmé》的話這樣就可以令到層次分明。
現在我先把《The Last Jedi:The Rebellion is Born》換成《Attack of the Clones:Anakin and Padmé》,然後遂一拆解:
《The Phanatom Menace:Anakin’s Theme》這首曲的最尾之Melody,正是《The Imperial March(Darth Vader’s Theme)》的慢版,就引伸為前傳三部曲的開端。
《Attack of the Clones:Anakin and Padmé》這首曲中暗藏了他們的Love Theme《Across the Stars》,既可以代表他們之間的戀愛是絕對Keep Secret,也可以引伸到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禁戀,就是導致Everyone almost die的因,而且也以引出下一首曲《A New Hope:Princess Leia’s Theme》(沒有生父母,Princess Leia何來?)
《A New Hope:Princess Leia’s Theme》這曲就是暗指出正傳三部曲的開端是Leia(從銀河帝國手上取得死星藍圖,而藍圖因緣際會下落入Luke手中)
《The Force Awaken:Scherzo for X-Wings》這曲是後傳三部曲的首部曲的配樂,裡面藏了《Star Wars Main Title》,也可以同時指為新傳的開端。
《A New Hope:Throne Room & End Title》這首雖然是正傳第一部曲的End Title,但由於整個音樂會在此曲後完結,可以用作Ending。
換上了《Attack of the Clones:Anakin and Padmé》,這5首曲的按序演出就可以概括了9部曲。(開端是Anakin Skywalker,後來他與Padmé相愛,導致銀河帝國掘起,傾向Dark Side,但同時他們的愛情結晶品Luke & Leia為整個Galaxy帶來New Hope,雖然有點波折,但最後正義取得最後勝利,原力得以平衡)
而且,音樂的感覺就會由輕柔至Grandful,由細變大,層層推進,層次分明
★★★而其實,如果再把《A New Hope:Princess Leia’s Theme》換成《The Force Awakens:Han and Leia》,整個故事就會更完整。
曲目次序如下:
1.《The Phanatom Menace:Anakin’s Theme》(1999)
2.《Attack of the Clones:Anakin and Padmé》(2002)
3.《The Force Awakens:Han and Leia》(2015)
4.《The Force Awaken:Scherzo for X-Wings》(2015)
5.《A New Hope:Throne Room & End Title》(1977)
因為此故事的核心,其實是由Anakin and Padmé與Han and Leia這兩對夫婦組成,就連後傳三部曲的男主角,都是Han and Leia的兒子Ben。
所以,如果樂曲如我最於的排名奏出,就可以得出以下概括:
開端是Anakin Skywalker,後來他與Padmé相愛,導致銀河帝國掘起,傾向Dark Side,但同時他們的愛情結晶品Luke & Leia為整個Galaxy帶來New Hope,雖然有點波折[就是Ben投向Dark Side],但最後正義取得最後勝利[Ben迷途知返],原力最後得以平衡
故事性會更完整,而這個排序奏出的音樂感覺都會由輕柔至Grandful,由細變大,層層推進,層次分明★★★
儘管最尾的曲目都不盡我意,但是港樂奏出的音色,都已經讓我意猶未盡,好想「Encore」,來多一首。
因為,其實早在我看到《Star Wars》排到壓軸登場時,早就猜會否有Bouns Track(畢竟如果Encore曲目是《Star Wars》的選段,這樣編排就會較為一氣呵成[雖然演奏前面的Selections from Star Wars時,每首都已經斷開的,但仍然是同一部系列]),
所以,就在Throne Room & End Title最後一粒音落下後大家熱烈地鼓掌時,我就決定多坐一會,看看會否有One More。 ⌓‿⌓
(這個不是甚麼貪小便宜的行為,Hidden Agenda在古典樂界其實很普遍。
最經典例子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包括世界各地舉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肯定會有場刊都不會寫上去的Hidden Track—老約翰.施特勞斯所作的《Radetzky-Marsch》。
因為,那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傳統,每場都會以這首作結,而且會在樂隊演奏此曲時跟着節奏打節拍。
之於其他音樂會,我也試過這樣的情況.....
之前,有一次聽香港小交響樂團的電影名曲音樂會中,因為謝幕後觀眾不肯散去,所以樂團首席在盛情難卻下,把《一步之遙》再多奏一遍,之後人群才肯散去...... ᕙ( ͡° ͜ʖ ͡°)ᕗ)
果然,被我猜對了......
在指揮Benjamin Northey兩度帶領港樂成員站立謝幕,以接受觀眾的歡呼聲後,所有樂團成員都沒有離席,繼續安坐在位上,那麼我就猜應該有多一首。 ⌓‿⌓
Bingo~指揮再次出來,並拿著咪講了一句「One More」,我(甚至是大家)都朝思暮想的《Imperial March(Darth Vader’s Theme)》千呼萬喚始出來~~~ (✪㉨✪)
「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 (~ ̄³ ̄)~
Benjamin~你唔請正牌黑武士出來同觀眾Say Bye,大家又點會肯走~~~~ (✷‿✷)
雖然~之前的《Selections from Star Wars》中的《The Phanatom Menace:Anakin’s Theme》已有《Imperial March(Darth Vader’s Theme)》,但是大家都還想與凌厲迫人的黑武士說再見~ ಡ ͜ ʖ ಡ
《Imperial March(Darth Vader’s》這首Bouns Track完結時,不但全場掌聲雷動,而且還歡呼聲四起,我激動得與另一位觀眾一樣,向台上大叫「Bravo」~~~~
我(應該包括大家)都心滿意足地散去~~~~
這麼長氣的我也謝幕告退......咪住~
仲有PS:
➡我發現,是次曲目的編排,與2020年1月,維也納愛樂樂團邀請John Williams客席指揮,演出自己的配樂作品的「John Williams In Vienna」音樂會非常相似...... ⊙﹏⊙
➡就連Encore部分也是......因為「John Williams In Vienna」音樂會的Encore部分,就是《Imperial March(Darth Vader’s)》
而那次音樂會,在曲目外加演的《Imperial March(Darth Vader’s》,據John Williams會後回憶,是維也納愛樂的銅管成員們主動要求演出的(其實樂團團員都應該很想奏一次,而且也知道觀眾都很想John Williams指揮首本名曲 ಡ ͜ ʖ ಡ)
➡指揮Benjamin Northey是不是很喜歡黑武士? ⌓‿⌓ 因為所有樂曲中,有4首間接/直接與黑武士有關(《Hook:The Flight To Neverland》、《Concerto for Tuba and Orchestra: III. Allegro molto》[這個可能是個人認為]、《The Phanatom Menace:Anakin’s Theme》、《Imperial March(Darth Vader’s》)
➡在《Selections from Star Wars》響起前/期間,我以為指揮/樂團員們會玩下Cosplay~~~(✯ᴗ✯)
◉◉◉情況如下◉◉◉
➡不過,香港管弦樂團團員的服裝倒是與平日有差別。團員們在之前的演奏中,都會是Formal Dressing的,但這次竟然換了團T,有點像千秋師兄第一次指揮S樂團時,豁出去與團員們一起穿團T的情節 ᕙ( ͡° ͜ʖ ͡°)ᕗ
✿✿✿這次這麼長氣,寫了萬言書的我真謝幕了~謝謝~✿✿✿
https://www.facebook.com/Twilight314Illusion/posts/69629458561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