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漂流
這部電影,坦白說,海量的影評人都已寫/評—政治隱喻、劇本質素、剪接等等。
所以,我只講感受就好……
因為看過其他影評/故事内容,所以一早已知是嚴肅以及超級灰的作品。
但看完後,比我想像中輕鬆了一點點,戲中眾人懂得苦中作樂,是不是製作團隊也想正受苦的觀眾們懂得作樂,因為日子總要過?
謝君豪飾演「老爺」,他演活了一位越南難民。
//第一眼看謝君豪出場,真的看不出是他,尤其最近看了兩套戲,《殘影空間》和《拆彈專家2》,他都是風度翩翩,意氣風發,這次飾演的「老爺」是越南華僑難民,鶴髮雞皮,老態龍鐘,滿口爛牙,在看到兒子時,一鏡直落看他靜態的淚流滿臉,演技無可挑剔!
而且他口音古怪,非正統廣東話口音,真的完全是認不出!片尾製作人員名單就顯示有個越南口音指導,原來不是亂講的。可見製作之認真和嚴謹。//(1)
//《濁水漂流》最成功之處,是為每一個角色找到了一個最適合的演員。配角,首推謝君豪飾演的越南老兵「老爺」,其舞台劇的演技用於銀幕之上,更是將他細微的表情變化鉅細靡遺地呈現觀眾眼前,單是一個思念親人的表情都足以打動觀眾。//(2)
薑,真的愈老愈辣
上一次看他的演出而有印象的,已經是《我和殭屍有個約會II》的殭屍萊利以及《天作之合》的男主角Albert XPPP
基於戲種,我剛巧都看不到他的演出,這次一看,對他,我只想到「老薑」二字
坦白講,如果要找在演技上要與謝君豪高度相若而且有火花的人,實屬不易,吳鎮宇是其一。
//《濁水漂流》最成功之處,是為每一個角色找到了一個最適合的演員。吳鎮宇領銜主演(飾演輝哥),演出奪目而入木三分,舉手投足間讓人毫不懷疑他就是一個露宿街頭的癮君子。//(2)
我只從輪廓依稀認到輝哥是吳鎮宇,我差點以為他在深水埗露宿很久……
而他的對白,一字一句,都有意思的(很多人都講過解讀,在此不再重複)
這個應該是導演,以至團隊給我們的massage
李麗珍(飾演陳妹)演出不俗,角色安排她前為風塵女子
朱栢康的表現(飾演大勝),令我眼前一亮
因為個人認為他在《金都》中表現略帶浮誇,但他在此演譯的大勝,恰到好處。
最深刻的,是他幫已逝的老爺打齋的對白:「我係D打界的Michael Jackson,我有牌咖,如果唔係畀人導咗食白粉,我依家使攪成咁」
XDDDDDDD
有人認為飾演何姑娘的蔡思韵角色平淡,有點失色,我不認同。
首先,做得相對平淡(甚至可以說平庸),就是這個角色的意義。
//電影中的社工何姑娘,就是比較貼近李駿碩的視角,早上到陰暗橋底協助街友,鏡頭一轉,晚上回到中產家庭,窩在私樓沙發,倚窗觀看璀璨夜景。如同戲院內的人,大部分都有瓦遮頭,有份參與資本主義的遊戲。「必須承認,世界上每個人,都沒法完全理解另一個人,重點是願意同行,處於善意狀態,為他人遭逢不公而抱打不平。」//(3)
導演的話,已說明了一切。電影中的何姑娘,就是你與我,以至入場觀眾的角度。
中產,以至大部分都有瓦遮頭,有份參與資本主義的遊戲的人都不是罪,「發財不立品」才是罪。
我的親戚,有一個是中產,但她發財立品,會為不公之事發聲。
我是後者,雖不富,但幸運地都算有瓦遮頭,打份文員工,但也同樣地,處於善意狀態,為過公義發聲。
而在這齣電影中,她不是主角,她演繹得平淡正好加強了以吳鎮宇為首的街友之印象(雖然以眾人高超的演技水平,真的不需要用這個方法)
電影主要描繪的,是露宿者的日常、心態等等,而不是探討社工在當中的角色。
電影中,何姑娘這個角色,好比《玻璃面具》中,女主角真夜首搭檯板飾演《小婦人》四姊妹中的三姊貝絲。
有人說真夜所演的貝絲不突出/不出色,但真夜這生唯一勁敵亞弓卻點明:「貝絲是四姊妹當中最懂事,平時話少,很溫柔地照顧著大家的一切,她所演繹的就是貝絲了。」
貝絲在角色本質上,是不顯眼/不突出的,真夜的演出,符合了角色要求
同樣地,蔡思韵所飾演何姑娘,角色本質就是安坐戲院的芸芸眾生,不突出/不出色,甚至是要平凡,她的演繹,符合了角色要求。
有一說是這樣的:「如果主角是影子,那配角是光的話,沒有光又何來顯出影子的強大?」
《玻璃面具》中,真夜的戲劇老師月影千草如是說。
沒有光的話,其實都只是漆黑一遍,何來有「影子」一詞?
同樣地,沒有思韵飾演的何姑娘這個「光明」角色存在的話,何來再加強眾街友的角色?(雖然,吳鎮宇、謝君豪、朱栢康、李麗珍等等的演技是無庸置疑)
同樣的情形,張國榮與梅艷芳在1987年主演的《胭脂扣》,也出現過。
//記得當年普遍評價都說萬梓良和朱寶意這對表演平庸。現在再看,就是剛剛好他們願意退居平庸,把篇幅都拱手相讓給如花和十二少,有足夠的蘊釀來營造他們的盪氣迴腸,如果是原角劉德華、鍾楚紅,便會變成一切都平分春色。//(金成)
的確,就是因為萬梓良與朱寶意把電影篇幅相讓,才可以成就這份盪氣迴腸。
蔡思韵做主角時,做得好;做配角時,因這個角色需要,只做平凡的陪襯,沒有搶戲。不論光與影的位置也能掌握得恰到好處,其實一位好的演員不就是如此嗎?
柯煒林飾演的「木仔」(原名是「清軒」),他的表現令我難忘。
飾演開姐的余慕蓮,正~~~~
劇情中,其實笑點不少......
蘭姑(寶珮如飾演)幫木仔批命前講的「賓州有誌」XDDDDD
輝哥同木仔閒聊,內容是輝哥昔日「出嚟行」時「開片」場面,剛好為新起樓盤Sale樓的地產經紀爭客爭到打架的場面做旁白XDDDD
//戲中露宿者告政府一事曝光後,記者湧住採訪,各大傳媒爭取發掘可歌可泣感人小故事、大學生玩Ocamp體驗瞓街,慘事當喜事做,然後一堆慈善組織或社運人士圍住露宿者的過份關心,好Mean好正。//(4)
有慈善團體到他們的木屋處,幫他們義務剪頭髮。
義工:「見你哋咁慘,啲頭髮長咗又冇人剪,兩個禮拜嚟剪一次好唔好?」
老爺:「我冇咁多頭髮可以畀你喎.....」
XDDDDDD
有大學生把他們當作Project
女大學生:「請用呢啲木板仔,整一個心目中理想家居出來呀」
XDDDDD
有一群大學生搞camp體驗瞓街。
街友們:「咁得意嘅,有屋企唔返,係度瞓街?」
係呀阿叔,政府不答應我們的請求,惟有瞓街
笑著笑著,就哭了........
這個「幫忙」的情況,很熟悉。
街友們要的,是政府對未有通知他們就清場的事情道歉以及賠償。
即使他們有犯罪,並不代表政府是對的。
但群眾卻失焦成他們「搏同情」,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去幫他們,未有用他們的視覺去望,全錯。
放諸近7-8年的香港,類似事情不斷上演:
當香港的醫護叫苦連天時,政府做的只是送魚旦、加薪
當全香港有200萬人叫「撤回」時,政府只是在玩文字遊戲,甚麼「壽終正寢」、「暫緩」
炎炎夏日,禁堂食,沒有想過辛苦的勞動工作者,只想在午餐時間稍為歎一下冷氣
這些事情,多不勝數。
即使街友是PK,但政府對街友,甚至對香港人所做的,更PK
「老爺」之死,我認為是因為他得知子女去向,再無牽掛,也不想拖累子女
他刻意不去尋找子女的下落,是因為愧對他們
等同《遺愛》中,鄭中基不去找那遺孤收養一樣。
他們都認為因為自己而令事情更差,不想面對失敗,更不想知其近況,因為面對不了
連知道也不想,因為如果情況變差,自己也無力挽回局面。
「知道有咩用?我咩都做唔到,就只有睇住佢崩壞,不如唔知」
香港現況,正是如此。
輝哥之死,「攬炒」之意,最明顯不過。
由導演自行說法吧:
//劇情發展下去,有人心足於金錢賠償,有人得不到政府道歉寧死不屈。最終是個火光紅紅的「攬炒」收場,細節李駿碩不想劇透,只說這結局在2019年才修改出來。除了因那年社會風雲變色,也源於吳鎮宇一個提問。「他問我,這刻你還看到機會,會有好結局嗎?我答不到他,我真的看不到。」說戲內世界,還是戲外香港?「兩樣都是,混為一體了。結局有沒有寓意,就由觀眾interpret吧。」//(5)
這個情節,也令我想起《十年》的《自焚者》
//老爺離世,尚有很簡單的打齋。輝哥走了,卻沒有人可以做點甚麼。// (陳裕匡)
最近的曾志豪,成了輝哥,突然的被離職,連打個齋(派散水餅)也不能
木仔帶輝哥在夜間從吊臂機上,高處下望璀璨燈光的深水埗(以至整個香港),有人覺得頗為「魔幻」,觀影時立即出了戲,有點破壞了電影一路營造的實感。
我不認同,因為那一幕,令我想起了一闕歌—達明一派《今夜星光燦爛》
「燈光裡飛馳
失意的孩子
請看一眼這個光輝都市
再奔馳
心裡猜疑
恐怕這個璀燦都市
光輝到此」
都市在夜間仍會充滿光輝,但實際上,這顆東方之珠已蒙塵。
PS:
1.這套戲令我得知,《綠袖子》是深水埗的代表曲XD
木仔在戲中,用口琴吹起此曲
無獨有偶地,本戲攝影梁銘佳的執導之作《夜香.鴛鴦.深水埗》中之第3單元《鴛鴦》間場中,其中一組出現的時間提示語(大考Last Day),背景音樂的選擇也為《綠袖子》。
2.幫助輝哥戒毒的醫生之演員,樣子不錯......XDD
3.在片尾Rolling中,Thank you list看到了梁兆輝的名字,是RTHK 2節目《自己人》的那個主持嗎?
在片尾Rolling中的Thnak you list中,也看到了張艾嘉的名字,是那個台灣著名演員張艾嘉嗎?
(1):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2016
(5):
https://www.facebook.com/Twilight314Illusion/posts/272019598041906
https://www.facebook.com/Twilight314Illusion/posts/272019921375207
同場加映:木仔用香水噴向卓玲那刻,我想起了Juno麥浚龍 2010的歌—《紙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