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愛
「遇上一位從香港到台灣讀書的年輕人,特意前來支持,而且看了《幻愛》4次,他身上帶了一個牌子,上面寫了八個字,這八個字提醒了我在這段時間,不少香港年輕人跟他一樣,心裏有著很大的傷痛,《幻愛》在這段時間好像成為他們的安慰劑,陪伴他們度過那段黑暗的一個朋友。雖然我們沒可能在這刻改變一些殘酷的現實,但是我們還可以保留心中幻想的那份愛跟真。謝謝天父、謝謝台灣,香港加油!」
這番話,來自《幻愛》編劇在得到第57屆金馬獎 最佳改編劇本時的得獎感言。
作為一個香港年輕人(94年生,27[現在28]歲,我想應該被歸類為年輕人),我也跟那個從香港到台灣讀書,看過《幻愛》4次的的年輕人一樣,在2019年6月起,心裏有著很大的傷痛,而《幻愛》在那段時間(直到現在),就好像成為我的安慰劑,陪伴我度過那段黑暗的一個朋友。
當《幻愛》上映時,正是我(甚至是我們)無力感最重的時候。
儘管《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已經撤回,但是手足們,在反抗的過程中被政權打得頭破血流、被監禁、被定罪,更被視為「暴徒」(直到今時今日),而真正的施暴者則安然無恙,並且企圖或意圖,把真相掩沒。
「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前蘇聯離心份子作家、諾貝爾獎得主索忍尼辛
我(甚至是我們)都知道政權在說謊,但是,我(甚至是我們)縱使已經出盡全力,但卻無力揭穿他們的謊言,把真相公諸於世,為我(甚至是我們)平反一切。
我能做的,就只有—參加集會,或是在家中看著那些被打至頭破血流的直播。
我(甚至是我們)滿身都充斥著無力感。
這時,《幻愛》上映了。
在《幻愛》上映之初,本來我都沒有打算去看......
畢竟那時是社運後期,我們被打壓得體無完膚,無力感爆燈,怎會有心情去看電影?
而且,還是這部電影,可能會讓有過這段剷刻骨銘心初戀的我,身心崩潰。(Here for details)
雖然,周冠威這個導演的立場,與我一致,我會支持的,但是,只買DVD也就算了吧(那時認為買DVD=有貨金支持)
但在上映初期,某討論區說出:買DVD的話,製作方沒有分紅;而就算製作方要回本,都要有製作費3倍的票房(我那時才知道原來票房是3分的,如果製作方要回本,至少要有3倍的票房先得,因為他們只能收票價的⅓)
一個之前,為我拍出我們的未來,並且只是為了我們,這些微不足道的香港年輕人,不肯妥協而被人封殺至今的導演,我是否連一個午飯錢都要慳呢?
縱然他所拍的是愛情片,但是他之前為我所做的一切,真的不值得我一張戲票嗎?
所以,就毅然決定去看了。(儘管周導不認為《幻愛》有好成績是因為拍過《十年》的品牌效應,但我第一次去看,真的是因為立場。)
入場前,都叫自己不要投入太多情緒,看完出來,寫幾句,Post上網叫多一點的人去看就好。(儘管,我這個Nobody的號召力只是星星之火.....)
但正正因為我這個決定,我就把自己的心田給燎原了。
在第一次看完後,我整個人都哭得撕心裂肺,回到家直到凌晨3點,也久久不能平息。
過後,因為我太需要渠道去抒發,所以就把看完後的感覺,連同自己的回憶,寫在一個不太多人的Facebook Group。
怎料,回響之大,我始料不及。
我寫下的長文(感想+Detail位),甚至被友版轉載。
力求完美的我(應該是幾乎是有強迫症的我),就想把電影中的所有細節看出,Take Notes並且寫出。
本來,寫這些近似「電影剖析」的半論文式寫法,應該是在電影上映完畢後,買DVD後才寫的(因為可以不斷重播)。
但是,由於疫情,戲院要關第2次,而且可能要1-2個月後才重開,重開時更對撼韓國大片《屍殺半島》以及荷里活大片《天能》,令到票房飆升至800萬的《幻愛》票房就此止步。
基於那時,對於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無奈,尤其是單憑我一己之力,根本不能撼動社會現況的無力感,就想說:不如就做一點可以憑藉一人之力就可以做到的事吧。
所以,在戲院關閉、沒有甚麼人寫影評期間,我獨挑大樑,寫下十篇以上的《幻愛》深度觀後感/電影剖析,並投稿到大Page,以保持《幻愛》的熱度&告訴製作團隊,即使在戲院關門的日子裡,仍然有人在點亮燭光的。
這個導演,今時今日,因為敢言而碰壁,甚至影響他的生計,都想把很敏感的題材,帶給觀眾。
這份勇敢,我自問都不能做到,惟有藉著解讀他的電影,冀望盡我這個星星之火,以影響更多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入場觀看,以達至燎原之效,以票房增加投資者的信心,拍出更多真正為香港人拍攝的電影。
結果,熱度給保持了,而且也靠著眾人之力,成為近年來少數單靠香港本土市場而獲得盈利的香港電影。
在熱度保持後,我既然目的已經達了,那麼之後,我就不需要再獨挑大樑了吧!!!!
我也可以不需要那麼急著發表我的電影剖析了吧!!!!
我可以先懶懶了吧~~~~~~ಡ ͜ ʖ ಡ(~ ̄³ ̄)~
所以,就先寫其他的創作,只在聖誕、新年、復活節這些Long Vacation來開《幻愛》的爐
結果,在上班(然而,我在7月底離職了)、懶懶、先寫其他作品的情況下,就拖到2年後的年底,才編撰好《幻愛》的電影剖析,並呈現給大家眼前。
首先,要帶給大家的,肯定是我為獨挑大樑而先寫的演技篇
然後就是:
➡服裝
➡攝影
➡佈景
「我製作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哭過很多次,好幾次我都靠這部電影去自我安慰,去宣洩我的憤怒、仇恨。」周冠威導演於《時代革命》在得到第58屆金馬獎 最佳最佳紀錄片時的得獎感言,也與我看完《幻愛》並且決定寫下電影剖析的過程相似。
我在觀賞《幻愛》的過程中,我因為前事而哭過很多次,憑藉不斷觀賞後寫下電影剖析的過程,在裡面宣洩我對自己未能面對初戀時那陰暗面的憤怒、仇恨、難過、痛苦,以至對沒可能在這刻改變一些殘酷現實的無力感。
這個電影剖析,就是以上情緒的出口。
這個電影剖析,就是我把無力感轉化,成為堅持做好的原動力的成果。
「但我很希望,單單是這部電影的存在,都可以給予一份安慰,一份擁抱。」(周冠威導演於 時代革命得到第58屆金馬獎 最佳最佳紀錄片時的得獎感言)
我被他所感動,所以就用著我自己的方式,為正在受苦的同伴,給予一份安慰,一份擁抱。(儘管我可能有點自以為是)
「縱使徒勞無功,絕不無疾而終。」《少年》
所以,我把這個電影剖析完成,有始有終。
「大家做的都有價值、不會被浪費。香港人已經說了太多對不起,我們說謝謝吧,謝謝大家!」(周冠威導演於金馬影展影後的分享)
再次謝謝這部電影的製作團隊們,努力不懈的讓這部電影誕生。
也謝謝大家看到這裡,即使大家都只是知道,甚至看過這篇電影剖析,但大家所做的都有價值、不會被浪費的。
謝謝各位!
https://www.facebook.com/Twilight314Illusion/posts/653576549886207/
https://www.facebook.com/Twilight314Illusion/posts/9918735796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