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Scene戲院遊記
因為10分鐘前才到戲院,所以沒有認真留意。
完場後才開始參觀戲院
電影院比我預期中小,Size接近屯門的凱都戲院(可能凱都大一點點?)
用色雖然是黑白,但感覺又不太冷冰冰,可能是因為燈光與與用色的配搭
以黑白為主色,是兩位本地設計師Jackey Ip & Hysan Lee的提議,他們認為黑白色調則是Timeless般的和諧協調,不失氣質,襯托其實「電影」這種藝術亦如是永恆。
小賣部應該可能因為還未有準備好(牌照/其他因素),所以未有啟用
當然還會有一個大的熒幕播電影預告。
雖然電影院沒有尖沙咀的K11那般大,但是都有位置可以給已購票的觀眾坐,以等待開場
而凳上方會有電子Screen顯示宣傳片、場次Detail
(題外話,我個人較喜歡K11戲院,因為設計較人性化[有空間放置枱凳予已購票觀眾坐、每個廁隔都有獨立洗手盆等等])
可能我去的戲院較少,這個配搭在節省空間/善用空間的同時,都好像在拉近人與銀幕的距離
戲院外觀與附近景致/格調相襯,尤其是招牌,設計師說門口搶眼的巨型招牌予人舊式戲院的懷舊感,這個我同意,真的帶給我這樣的感覺
也符合我對Golden Scene戲院的預期
網海中,有人認為票價貴。
我不認同。
因為有些戲院的正價戲票,真的是HKD 100左右。
而且,這間戲院也跟其他戲院一樣,設有會員制,其實如果成為會員,平均票價都應該與其他集團相若。
再者,到戲院看電影,在現今可算是消費品,需求富有彈性,票價再便宜一點的話,他們可能要虧本了。
其實作為一個屯門牛來說,任何市區戲院(屯門牛會把荃灣後的地方稱為「城」XD)都貴,因為屯門有區內戲院做到HKD 60一張戲票。
就算這間戲院的票價,以至我來回的交通費/交通時間成本比我到區內戲院高,這間戲院仍會是我看電影的首選。
這間戲院的格調、公司的理念以及取向,值得的用上較高成本光顧。
尤其是,每間戲院背後的老闆都把自己生意的重心北移、北望神州時,他們卻逆市地把重心定為本地,實屬難得。
現今的香港,消費都已成一種表態時,我會盡力去做,讓自己口袋的鈔票用在與自己志同道合者。